日期
诗文库 序
前辈寿诗(并叙)癸亥 清 · 何绍基
 押东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五
忆余十六岁时,当嘉庆十九年甲戌,先公官少司成,十八行省癸酉科选拔生肄业成均者,彬彬然执贽门下,余得尽识其才俊,为余有交游之始。时江右二徐,文名藉甚,则吾前辈与哲兄颖墀也。计偕至都,即从先公问业。嗣皆以廷试高等,分职星曹,联璧嘉誉,溢于辇下。颖墀迟回平进,阶秩不显。君联翩成进士,入词林,典试山左,分校京闱。旋以供奉进御文字,领司清秘,潜神覃思,与俗殊好,靡术不究,才望苑特。凡所撰拟,有刘、单典册之风,权、白制诰之遗。临池精敏,与其乡先辈陈玉方侍御李春湖侍郎书名相埒。性坦易宽简,不设城府,余及弟子毅子敬子愚,尤以通家雅故,婉娈狎习。余性故迂朴,复以词馆后进,勉自芴敕,弟辈则忘形忘年,伉爽之谈,嬉娱之致,君虽道广善交,于吾昆季视他友加挚焉。谊重缘深,彼此盖不之觉也。词垣最计,出守颍州,移剧安庆,奏署皖臬,擢迤东道,迁山东臬使,凡所擘棤,宽猛必衷,欣慄交感。其彰灼在人听睹者,在颍州霍邱县八里塘五十里之淤河,三旬蒇功,岁增种麦数万石。摄皖臬时,有夷警,辑游民修城,阴勒以兵法,创制竹箄及它战守具,精奇出古法外。迤东广西州沙夷,句结侬人将起事,轻装简从,径入夷巢,谕以威信,遂缚送渠魁。夷寨数百,并以保甲编之,百馀年伏莽,如埽秕糠,官民皆惊,为得未曾有。大理回燄方炽,计其时避瘴将遁,伏锐师于归路,三战三捷,军威遂振,蒙恩赏戴花翎。山东捻势纵横,立连界合捕之法,计戢根株,章程甫定,被议去官。粤匪扰及南昌特旨襄抚军防堵,募水勇,规守禦,省垣被围九十馀日,贼受创解去。所练锐勇,会同各军收复郡县。毁家输饷,至无馀积,含谟吐忠,帝用嘉之,宠复按察使衔。人人知将起用,顾恬然高致,戢影蓬庐,不复与闻时事矣。久在史馆,温温无所试,见侈谈经济者,默不荅一语。一膺外吏,纠纷槃错,则奇智硕谋,如兔起鹘落,如风电之相属,所谓不由师授,忽自得之者欤?抑秘而蓄之者素欤?余蒙以书律相氐厉,门径不能强同,然君笔法深造,人书俱老,尚能悬捥作蝇头字。余则臂力已颓,使转怯乏,有退无进,望尘知愧已。君归里后,余每过豫章,必握手道故。乙卯冬,余以学使罢归,在秦中度岁,长郎韵泉,过从谭萟,得闻里居安状,甚慰。今年春仲,薄游羊城,道出韶州,叔勤世讲方令曲江,君来就养,意外相逢,閤署俱为狂喜。临别属曰:「余年七十有一矣,五十年文字至交,无逾吾子,能赠以一言乎?吾多蓄陈酎,倾所有以相遗。山光水色中,月满尊前,句来天外,如与故人晤对也。」既至,寄寓潘德畬海山仙馆,木棉已谢,荔子方花,游蜂绕床,日作吟哦声。午雨骤凉,案头枯木砚亦生滋润。欣然有述,兼缀一诗,归舟过韶,当付叔勤兄弟读之,为老翁一笑之乐也。诗曰:
与君名位半穷通,性情夷澹颇亦同。
子不好游静者功,完固耳目多明聪
我生踪迹如云鸿,翔集岱华峨黄嵩
寻碑岭外得曲红,适然相遇疑㝱中。
贤郎作令效卓龚,治谱非必沿家公。
家公千里欹乌篷,侧耳来听舆颂工。
此乐足化千愁空,厥初会合此两翁。
一甫弱冠一尚童,后先并直承明宫。
旧游回首东华东,诸公衮衮去若风。
惟两翁者不啬丰,尚能把酒矜豪雄,又复研文互磨砻。
再遇再别真蜚蓬,愿言宝此痴与聋。
庶益晚节骨力充,它年云将遇鸿蒙。
證兹道味何盈冲,不在绀发方青瞳。
韶石九奏乐未终,作诗介雅寿无穷,楷书未暇缘悤悤。
送贺登极副使武灵柳公子光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第二十三
今年元日。侯以贺正使赴京。冬十月。又膺登极使之命。缙绅诸公。皆啧啧称美曰。京师。诸夏之表。奉使。贤大夫之事。侯于一年之中。再膺妙选。圣心之眷注。物议之推重如是。岂不荣矣乎哉。居正 衰病。掩门长卧。徒有卧游之兴。今玆之别。可无一言哉。正朝之别。略赠小序。故谨述卑怀。赋近体二首录奉。非以为诗。聊慰行迈之勤。谈笑之资耳。诗曰:
山西气槩复山东,自是麒麟第一功。
曾贺王春值正月,又朝帝震趁冬风。
一年跋涉宁辞数,万国梯航要与同。
专对才名应独擅,使乎知礼孰如公。
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 唐 · 刘轲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岁丁巳开成纪年之明年。有具寿沙门曰令检。自上京抵洛师。以缥囊盛三藏遗文传记。访余柴门于行修里。且曰。闻夫子斧藻偫言旧矣。讵直专声于班马。能不为释氏董狐耶。抑岂不闻贞观初慈恩三藏之事乎。敢矢厥来旨云。三藏事迹载国史及慈恩传。今塔在长安城南三十里。初高宗塔于白鹿原。后徙于此。中宗制影赞。谥大遍觉肃宗赐塔额曰兴教。因为兴教寺。寺在少陵原之阳。年岁寖远。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长庆初。有衲衣僧昙景始葺之。大和二年安国寺三教谈论大德内供奉赐紫义林。修三藏忌斋于寺。斋众方食。见塔上有光。圆如覆镜。道俗异之。林乃上闻。乃与两街三学人共修身塔。兼砻一石于塔。至三年修毕。林乃化遗言于门人令检曰。尔必求文士铭之。检泣奉遗教。直以铭为请。非法允之冢嫡。谁何至此乎。轲三让不可。乃略而铭之。三藏讳元奘。俗陈姓河南缑氏人。曾父钦。后魏上党太守。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惠英。长八尺。美须眉。魁岸沈厚。号通儒。时人方汉郭林宗。有子四人。奘其季也。年十三。依兄捷出家于洛。属隋季失御。乃从高祖神尧晋阳。俄又入。学摄论毗于基暹二法师武德五年。受具于成都。精究篇聚。又学成实于赵州深。学俱舍于长安岳。于是西经前来者。无不贯综矣。初中国学者。多以实相性空。通贯偫说。俾彖象蹄笱。往往失鱼兔于得意之路。至于星罗棋布。五法三性。析秋毫以矢名相。界地生汇。各有攸处。曾未暇也。大遍乃兴言曰。佛理圆极。片言支说。未足师决。固是经来未尽。吾当求所未闻。俾跛眇儿视履。必使解行如函盖。始可为具人矣。且法显智严何人也。犹能孤游天竺。而我安能坐致耶。初三藏之生。母氏梦法师白衣西去。母曰何去。曰求法。贞观三年。忽海中苏迷卢山遽凌波而入。乃见石莲波外承足山。险不可上。试踊身腾踔。飒然飙举。升中四望。廓澈无际。而自占曰。我西行决矣。至凉州都督李大亮防禁特切。逼法师还京。法师乃宵遁。渡瓠芦河。出玉门。经莫贺延碛。艰难险阻。仆而复起者。何止百十耶。自尔涉流沙。次伊吾高昌王曲文泰遣贵臣以驼马迓法师于白力城。王与太妃及统师大臣等尊以师礼。王亲跪于座侧。俾法师蹑肩而上。资赠甚厚。送至叶护可汗衙。又以廿四封书。通屈支等廿四国。献花缯五百疋于可汗。称法师是奴弟。欲求大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其所历诸国。为其王礼重。多此类也。自尔支提梵刹神奇灵迹。往往而有。法师皆沥诚尽敬。耳目所得。孕成多闻。与夫世称博物者。何相万耶。详载如传。惟至中印度𨚗烂陁寺。寺遣下座廿人明详仪注者引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既入谒。肘膝著地。舐足已。然后起。法藏讯所从来。曰自支𨚗。欲依师学瑜伽论。法藏闻则涕泗曰。解我三年前金人之说。伫尔久矣。遂馆于幼日王院觉贤房第四重阁。日供担步罗果一百廿枚。大人米等称是。其尊敬如此。法师既名流五印。三学之士。仰之如天。故大乘师号法师摩诃天。小乘师号解脱天。乃白大法藏请留之。法师曰。师等岂不欲支𨚗之人开佛慧眼耶。不数日。东印度王拘摩迎法师。戒日王闻法师在拘摩处。遣使谓拘摩曰。急送支𨚗僧来。拘摩曰。我头可得。僧不可得。戒日神武雄勇。名震诸国。乃怒曰。尔言头可得。可将头来。拘摩惧。乃严象军二万。船三万。与法师同溯殑伽河。筑行宫于河北。拘摩自戒日于河南。戒日曰。支𨚗僧何不来。拘摩曰。大王可屈就。王既见法师。接足尽敬。且曰。弟子闻支𨚗国有秦王破阵乐。乃问秦王是何人。法师谈太宗应天顺人事。王曰。不如此。何以为支𨚗主。因令法师出制恶见论。然小乘外道。未即推伏。请于曲女城集五印沙门婆罗门等。兼十八国王。观支𨚗法师之论。凡十八日。无敢当其锋者。戒日知法师无留意。厚以象马橐装饯法师。又以素謺印书使达官送法师。所经诸国。兵卫达汉境。法师却次于阗。因高昌商胡入朝。附表奏自西域还。太宗特降天使迎劳。仍制于阗等道送法师燉煌于流沙。鄯部于沮沫。时帝在洛阳。敕西京留守梁国公元龄备有司迎待。是日宿于漕上。十九年春正月景子留守自漕奉迎于都亭。有司颁诸寺帐舆花幡。送经于宏福。翌日。大会于朱雀街之南。陈列法师西域所得经像舍利等。其梵文凡五百廿夹。六百五十七部。以廿马负而至。自朱雀至宏福十馀里。倾都士女。夹道鳞次。若人非人。曾不知几俱𦙁矣。壬辰。法师谒文武圣皇帝于洛阳宫。二月己亥。对于仪鸾殿。因广问雪岭已西诸国风俗。法师皆备陈所历。若指诸掌。太宗大悦。谓赵公无忌曰。昔符坚称道安为神器。今法师出之更远。时帝将征法师请于嵩之少林翻译。太宗曰。师西去后。朕为穆太后西京造宏福寺。寺有禅院。可就翻译。三月己巳。徙宏福。夏五月丁卯法师方开贝叶。廿年秋七月。法师进新译经论。仍请制经序。并进奉敕撰西域记十二卷。太宗美法师风仪。又有公辅才。俾法师裼缁褐袭金紫。法师因以五义褒扬圣德。乞不夺其志。遂问瑜伽十七地义。太宗谓侍臣曰。朕观佛经。犹噡天望海。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非惟法师愿力。亦朕与公等宿殖所会。及三藏圣教序成。神笔自写。太宗居庆福殿。百寮陪位。坐法师。命宏文馆学士上官仪对偫寮读之。廿二年夏六月。天皇大帝居春宫。又制述圣记及菩萨藏经后序。太宗因问功德何最。法师对以度人。自隋季天下祠宇残毁。缁伍殆绝。太宗自此敕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宏福寺度五十人。戊申皇太子请法师为慈恩上座。仍造翻经院。备仪礼自宏福迎法师太宗皇太子后宫等。于福门执香炉。目而送之。至寺门。敕赵公中书令褚引入。于殿内奏九部乐破阵舞。及百戏于庭而还。廿三年夏四月。法师随驾于翠微宫。谈赏终日。太宗前席攘袂曰。恨相逢已晚。翌日太宗崩于含风殿。高宗即位法师还慈恩。专务翻译。永徽三年春三月法师于寺端门之阳造石浮图。高宗恐功大难成。改用砖塔。有七级。凡一百八十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冬十月中宫方妊。请法师加祐。既诞。神光满院。则中宗孝和皇帝也。号为佛光王。受三归。服袈裟。度七人。请法师为王剃发。及满月。法师进金字般若心经及道具等。显庆二年春二月。驾幸洛阳法师与佛光王发于驾前。既到馆。于积翠宫终译发智婆沙。法师早丧所天。因扈从还访故里。得张氏姊。问茔垄已平矣。乃捧遗柩改葬于西原高宗敕所司公给。备丧礼。尽饰终之道。洛下道俗赴者万馀人。释氏荣之。三年正月。驾还西京。敕法师徙居西明寺高宗以法师先朝所重。礼敬弥厚。中使旁午。朝臣慰问及锡赉无虚日。法师随得随散。中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译犹未备。众译焉。法师以功大恐难就。乃玉华宫翻译。四年十月法师如玉华。馆于肃成院。五年春正月一日。始翻梵本。总廿万偈。法师汲汲然常恐不得卒业。每厉译徒。必当人百其心。至龙朔三年方绝笔。法师翻般若后。精力刓耗。谓门人曰。吾所事毕矣。吾瞑目后。可以蘧蒢为亲身物。门人雨泣。且曰。和上何遽发此言。法师曰。吾知之矣。麟德元年春正月八日。门人元一大浮图倒。法师曰。此吾灭度之兆。遂命嘉尚法师具录所翻经纶。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卅八卷。又造俱𦙁画像弥勒像各一千帧。又造素像十俱𦙁供养悲敬上油各万人。烧百千灯。赎数万生。乃与寺众辞。三称慈尊。愿生内眷。至二月五日夜。弟子光等问云。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否。颔云得生。俄而去。春秋六十九矣。初高宗闻法师疾作。御医相望于道。及坊州奏至。哀恸。为之罢朝三日。敕坊州刺史窦师官给葬事。又敕宜听京城僧尼送至塔所。门人奉柩于慈恩翻经堂。道俗奔赴者日盈千万。四月十四日葬于浐东。京畿五百里内。送者百馀万人。至总章二年四月八日。有敕徙于樊川北原。伤圣情也。法师长七尺。眉目若画。直视不顾。端严若神。自大教东流。翻译之盛。未有如法师者。虽滕澄什康会竺护之流。无等级寄言。其彬彬郁郁。已布唐梵新经矣。自示疾至于升神。奇应不可殚纪。盖莫详位次。非上地其孰能如此乎。又曰。
三藏之生,本乘愿来。
入自圣胎,出于凤堆。
大业之季,龙潜于并。
孺子谒帝,与兄偕行。
神尧奇之,善果度之。
不为人臣,必为人师。
师法未足,自洛徂蜀。
学无常师,鸟必择木。
迹穷夷夏,更讨身毒。
寺入烂陁,师遇尸罗。
王逢戒日,论得瑜伽。
瑜伽师地,藏教泉府
猬●98A7名数,玺抽圣绪。
我握其枢,赤幡仍竖。
名高曲女,归我真主。
主当文皇,臣当蔡梁。
天下贞观,佛氏以光。
光光三藏,是护是付。
付得其人,经纶彬彬。
梵语华言,胡汉相宣。
台臣笔受,御膝前席。
积翠飞花,恩光奕奕。
太宗序教,天皇述圣。
扬于王庭,百辟流咏。
三藏慰喜,灵祇介祉。
蔑彼滕什,曾无此事。
我功成矣,我名遂矣。
脱屣玉华,升神睹史。
发棺开殓,天香馥馥。
地位殊分,神人是卜。
中南地高,樊川气清。
修塔者谁,林公是营。
门人令捡,实尸其事。
铭勒塔旁,捡真法子。
哀溥尚书良父子殉节事(节张鸿撰记。)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辛酉春正月朔,清礼部尚书爱新觉罗公溥良自杀于北京,其子毓盛殉之。先是,辛亥冬,清社既屋,公于壬子元旦,正衣冠,北向拜,操利锥自剚其腹,洞中血殷袍裤,昏绝仆地,家人救之,适刺偏左,得药而苏。乃强公迁易州,傍文宗之陵以居。居数年,日痛饮,与人谈不及世事,偶触则泪涔涔下,曰:「我惟缺一死耳。」庚申冬月,公忽命回北京,适岁尽,于除夕祭先人。礼毕,合家聚饮,公忽出酒,遍釂之,先慷慨引数巨觥,次子毓盛继之,家中人饮泣不忍视,盖已知其为鸩酒也。次日元旦辰,毒发,公与毓盛皆暴卒。
壬子元旦门不开,洞腹不殊闻者哀。
辛酉元旦门如市,父子从容相抱死。
父忠臣,子孝子。
东晋惟闻嵇侍中南朝但有李若水
忆昔亲贵据朝堂炙手可热势莫当。
坐引豺狼揖盗贼,囊珠抱玉乃走藏。
但留六尺守祭器,哭庙何人北地王
臣死何补死奈何,美人如花黄金多。
高台未倾爱妾在,别有人间安乐窝
京阙烟花宫殿闭,海山楼阁笙歌细。
莫向江头哀王孙,侯门如海桃源里。
庚申除夕乌夜呼,公拜家庙而后酺。
画鸩自引满三爵,笑起遍斟妻与孥。
公子受爵跪曰诺,爷死儿敢怜发肤。
家人绕哭父子笑,高帝子孙常人殊。
东方既白日不出,朝衣朝冠血模糊。
呜呼,党家金帐羊羔酒,彼何其智公何愚。
京师为戴凭 汉 · 无名氏
 押东韵
《后汉书》曰:戴凭字次仲汝南平舆人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遂重坐五十馀席。故京师为之语曰:
解经二不穷。戴侍中(○《后汉书》本传。《书钞》五十八、一百。《类聚》五十五、六十九。《类聚》五十五、六十九。《御览》二百十九、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五。《诗纪》九作戴侍中。)
送瑶儿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出处:陋轩诗卷七
瑶儿,余长子大年也。丙辰孟冬,病殁里中。旧俗,殁之三日,家人随亲戚携酒治馔,设魂车焚祀里门外,谓之饯程。余欲往,里老谓父不可以送子。余徘徊门栏,登高而望,以老眼送之。作《送瑶儿》诗。
送瑶儿,出门阑。
门外生死别,行人驻足观。
鬼马在后,仙幢在前。
胡僧偏袒,摇掌导魂,铃子声铮然。
邻挈酤,友炙膰。
汝黄口两儿,大者执梨栗,乳媪襁负之里门。
瑶儿。
里门临河湄,中流无梁舟楫稀。
楚天西漏,淮水东飞。
蛟鲸掀翻崩湍怒,彭咸窟宅何可依。
瑶儿。
里右荒丘枯白杨,枝上妖禽啼夜霜。
鱼盐死客子,骸骼寄此乡。
年年塞食无祭祀,羁困之鬼,难与相羊。
袖中粔籹汝母置,未许分作他人粮。
瑶儿。
惝恍焉之。
旷野悲风,埃色黯蔚
长牙阔口,利爪敦背,来往豺狼狒。
病后汝力微,生前汝胆细。
彼伺人者,侁侁欲前宁不畏。
郊原四顾多险艰,魂兮杳渺不知还。
击鼓吹箫促命驾,灵輀彷佛云烟间。
云烟见老父,将去仍缓缓。
老父眼睫血泪满。
夜台汝梦长,人世吾日短。
落晖踯躅崦嵫巘。
送瑶儿,心肠断。
沁园春 其二 宋 · 冯取洽
 押先韵
玉林惠示韵二月三日,诸少载酒邀往遗蜕观。半酣,追省昨游,因诵雅词“从此一春须一到”之句,竟堕渺茫,为之黯然。辄用惠示元日沁园春韵,写此怀思,一酹桃花
人事好乖,云散风流,暗思去年。
记竹舆伊轧,报临村里,筇枝颠倒,忙返溪边。
剪韭新炊,寻小酌,取次欢谣俱可编。
难忘处,是阳春一曲,群唱尊前。

新晴又放花天。
况家酿堪携不用钱。
想有人如玉,已过南市,无人伴我,重醉西阡。
旧约难凭,新词堪赋,乐事赏心那得全。
归来也,命儿将此意,写以朱弦。
喜雪 元末明初 · 周霆震
 押灰韵
庚子腊月初旬,雪再作,十九日大雪,至二十一日弥甚,深可数尺,三日乃止。辛丑元日早起,雪塞门。十三日夜半又雪,皆平地尺深,喜而赋之。
残年新春冻不开,大雪五度漫空来。
南州病热已十载,造化有此真奇哉!
夜闻朔风撼天柱,恍惚万马随奔雷。
乾坤正气有先至,密运亭毒兹其媒。
云旗乍翻摇若水,涛霜却卷飞龙堆。
女娲废炼深缩手,河伯失据俄惊豗。
玄冥振辔祝融遁,怒势欲遣昆冈摧。
卧龙潜蛟起奔走,舞鹤翔凤争徘徊。
瑶池觞罢洒馀沥,汉皋相赠投琼瑰。
苍山一夕头尽白,贫户得句侵晨推。
朱门岂必异衡宇,埋没弱柳馀枯梅
我疑真宰偶戏剧,往往玩世如婴孩。
故将空色种天上,大巧六出无根荄。
要令六合反混沌,宁许万象蒙尘埃。
兆丰呈瑞悉馀事,邂逅净洗昆明灰
西流壶峤应自反,咫尺清浅移蓬莱。
内廷称贺论边事,坐想敕使传宣催。
蔡州鹅池久安堵,整顿宇宙须雄才。
涓人自昔负高见,远去求马何时回?
燕山从尔深一丈,扫地为筑黄金台
悲义冢辞 明 · 徐居正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一○第一
义冢者。至正戊戌。天下大乱。国门东。积尸如山。高丽人仕元朝。有资政院使者。捐义财。作坑数十。每坑。丛万尸葬之。设斋致祭。刻楮为钱。以资苦趣。时人义之。号曰万人坑。当时题咏者皆名贤。今宗室富林君。妆潢为卷。求予辞云。
噫嘻义冢之为悲兮,曾戏欷予郁悒。
哀万姓之不辰兮,值胡运之杌陧(一作隉)
千戈纷其麋烂兮,风尘澒洞兮六合。
旌蔽日兮敌若云,士争先兮车错谷。
凌予阵兮鏖战,天时怼兮神降毒。
肝脑涂兮地为赤,曝万里兮白骨。
杀气漫漫其无垠兮,白日翳翳其昏黑。
魂聇聇而无依兮,莽洋洋而焉极。
何所独无封狐毒蛇兮,迷不知其东西南北也。
上乌鸢而下狐兔兮,亦蝼蚁之予夺也。
嗟人为万物之秀兮,禀阴阳之精英。
虽溘死而已矣兮,魂魄毅兮神灵。
神以灵兮为鬼雄,目不瞑(一作暝)兮万古如生。
苟非仁人之至性兮,孰能感乎中情也。
忽临睨夫下国兮,尸枕籍而纵横也。
心郁结而不释兮,何以慰夫幽冥也。
志专专其靡它兮,冀夫阴功之有成也。
上何求之不尽兮,下何求之不精也。
丛万尸而一之兮,马鬣累乎其峥嵘也。
嗟厚夜之复晨兮,亦枯骨之再苏也。
謇将憺兮寿宫,将以娱兮国殇。
羌灵氛兮传芭,奠桂酒兮椒浆。
灵之徕兮连蜷,芳菲菲兮弥章。
蕉黄与荔丹兮,长无绝兮终古。
灵脩留兮神灵,雨纷总总兮降祜。
繄掩骼而埋胔兮,粤圣谟之昭垂也。
伊倾财而好义兮,亦志士之所为也。
嗟若人之好脩兮,保厥美而历玆。
予生千载之下兮,亦幼好此奇。
服纫芝兰以延伫兮,愿承风乎遗则
忽焉吊此游魂兮,沾予襟之涕挥。
宋玉已逝兮,景差非些。
招魂无路兮,赋无词些。
魂兮有知,宜归徕些。
归来兮归来,上下四方,无可依些。
沁园春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押寒韵
壬寅岁旦,枕上述怀
四海烟尘,一棹风波,经行路难。
幸儿孙满眼,布帆无恙,夫妻白首,青镜犹团。
笠泽西头,碧山东畔,又与梅花共岁寒。
新年好,有茅柴村酒,荠菜春盘。

帝人莫笑儒酸。
已烂熟思之不要官。
任伏波强健,驱驰鞍马,磻溪遭遇,弃掷渔竿。
霜满朝靴,雷鸣衙鼓,何似农家睡得安。
闲亭里,唤山童把盏,野老交欢。
苏先生挽者辞叙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筱韵
公讳大年昌龄西涧其自号也世家广陵性开爽亢直有硕学奇材不受公卿辟举丰姿音吐文辞翰墨权谋智术皆绝出时辈至正癸巳兵兴走徐州大将策策天子闻而想见其人赏官编脩明年广陵陷涉江隐吴市门又明年淮兵渡吴拜公市门起咨主公誓一言救砧锧万万命定伯休兵公即冠薜荔乞骸骨恣往还笠泽松陵间别号林屋洞主庚子春扁舟泛三泖入鹤城访予草玄阁曰子阁诵十年起攫上第如券句取物奈鼠辈方掷偃月骰死争得失子宜蹇且退又曰竟疽■(疒共)肉溃腹背溃吾将与子狂酣颠蹈瞪光景■(目上沝下)之耳癸卯秋予登天平石壁入城见公大堂公出妻子□□事按梨园旧部东为予留十日明年托抱椟山君贻余文二百十言奇谲甚律诸古未知魁绝公者何如耳定约游大小雷七十二弁约未赴而公逝濒终自著墓志文告其子曰吾年近七十无憾憾者缺灵武觐镆铘龙山约乔宜中死誓耳呜呼公梦矣九京不可作矣死之后若干日与公约游成某陶某周某相承祭于淞之干将山杪各赋挽者辞予辞曰
飘飘苏仙公,浩气凌八表。
游戏浊世来,眼底古今了。
却上食□台,下视燕支沼。
遗书警世人,翩若鹜鸿矫。
双雷苍翠开,清约随空杪。
高楼旧时月,照我梦皦皦。
见尔林屋天,屋天夜知晓。
九悯(九首存八首) 其一 修身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屈原放逐,而离骚之辞兴,自今及古,文雅之士,莫不以其情而玩其辞,而表意焉,遂厕作者之末,而述九悯。裔皇圣之丰示右,膺万乘之多福。真龙晖以厎载,启元辰而诞育。考度中以锡命,端嘉令而自肃。兰情馥以芬香,琼怀皎其如玉。希千载以遥想,昶远思而自怡。范方地而式矩,仪穹天而承规。结丹疑于璇玑,协朱诚于四时。咨中心之信修,佩日月以为旗。悲年岁之晚暮,殉修名而竞心。仰勋华之耿晖,咏三辟之遐音。握遗芳而自玩,挹浩露于兰林。阴云纷以兴霭,飙风起而回波。党朋淫以恶美,疾倾宫之扬娥。树于瑶圃,掩夜光于琼华。遘贞心以谁忒,毁玉质而蒙瑕。甘莠言而弃予,忽遐放其若遗。瞻前︷而我先,顾后乘而驾迟。遵荒涂而伏轼,抚鸣鸾而称悲。感瞻乌之有集,嗟离瘼之焉归?静沈思以自瘁,愿凌云而天飞。
逢天怒而离纷,遘时咎于惟尘。
端周诚以恪居,祗后命而自寅。
悲谗口之罔极,高离情于参辰。
岂三锡之又晞,乃裔予于遐宾。
运羽棹以涉江,浮鄂渚而驾言。
夏首以窘逝兮,搠行川而永叹。
结风回而薄水兮,源波荣而重澜。
情怀眷以叠结,舟淹流而中盘。
昶愁心以自迈,肃榜人而曾驱。
诏河冯以清川,命湘娥而安流。
济南诏以伫望,野萧条而振畴。
兽悲号以命旅,鸟枉顾而鸣仇。
悲我行之悠悠,怨同怀之莫求。
辰阳而往彼,缘湘沅而来假。
亦芳树于悬车,魅梁苗于樊马。
嵩高以藏景,云晻霭而荒野。
鸟拊翼于甍巅,水回波于宇下。
指明星以脉路,景即阴而无旅。
长川以问津,响修声而和予。
听归音以自闻,践无迹以穷处。
虽遘悯之既多,亦颠沛其何侮!
仰众芳之遗情,希绝风之延伫。
乱曰:有鸟翻飞,集江湘兮。
彼美一人,莫予将兮。
念兹涉江,怀故乡兮。
生日何短,戚日长兮。
顾我愁景,惟永伤兮。
伏次拱北楼应制诗韵(并序○楼在清州州北三里) 元末明初 · 白文宝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淡庵先生逸集卷之一
岁在辛丑。宫驾迁自福而尚。行驻清州壬寅秋九月十九日。上率群臣。拜贺正表于郊。因御州之拱北楼。览一斋权汉功旧题五言句。即命知申事元松寿,代言李穑成士达次韵制进。于是左政丞阳坡李杏村黄桧山暨诸大夫儒士皆和进。文宝时适承命如京。歆闻引颈。自以不获睹盛事为恨。及时承召。窃尝追和续尾。亦以为幸。而州伯金君成甲。以柳思庵之言属之曰。命制诗成而将镂板。不可无序。文宝辞以无文。而幸其传不朽。遂操笔而拜稽首曰。昔者君臣赓歌。固是升平制作。而去年奔乱以还。岂谓有今日胜事于乎。吾王事大敬命之诚。与名拱北而可表者。不在斯楼欤。
拱北名虽旧,吾王敬命初。
氛埃今已扫,云物正当书。
宸极瞻依远,川原向背虚。
斯民知所感,责在一人予。
双红豆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刘大白
 押词韵第四部
今年元旦江阴周刚直君赠我一双红豆。过了几天,他又对我说:“此物是我故乡乡间所产。老树一株,死而复苏。现在存活的,只有半株。有时不结子,有时结子仅十余粒或百余粒不等。如将此豆作种别栽,又苦不容易活;即活,也不容易长成;望它结子,更不知须等几何年。所以此物颇不易得,实是珍品。”我细玩此物,颜色微紫,形状颇类心房。古人以它为相思底象征,大约不是无故。近来和周君相别,已将匝月,睹物怀人,相思颇苦,因作《双红豆》三首,以代缄札。
岁朝初。一封书。
珍重缄将两粒珠。嘉名红豆呼。
树全枯。却重苏。
生怕相思种子无。天教留半株。
四厢乐歌三首 其一 正旦大会行礼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乐志曰:晋初。食举亦用鹿鸣。至武帝泰始五年。使傅玄荀勖张华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后又诏成公绥亦作焉。傅玄造三篇。一曰天鉴。二曰认赫。三曰天命。
天鉴有晋,世祚圣皇。
时齐七政,朝此万方。
钟鼓斯震,九宾备礼。
正位在朝,穆穆济济。
煌煌三辰,实丽于天。
君后是象,威仪孔虔。
率礼无愆,莫非迈德。
仪刑圣皇,万邦惟则(○《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四厢乐歌三首 其一 正旦大会行礼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乐志曰:魏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及太和中左延年驺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存。而声实异。唯因鹿鸣。全不改易。每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后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第一曰于赫篇。咏武帝。声节与古鹿鸣同。第二曰巍巍篇。咏文帝。用延年所改驺虞声。第三曰洋洋篇。咏明帝。用延年所改文王声。第四曰复用鹿鸣。鹿鸣之声重用。而除古伐檀。古今乐录曰:汉故事上寿用四会曲。魏明帝青龙二年。以长笛食举第十一古大置酒曲代四会。又易古诗名曰羽觞行。用为上寿曲。施用最在前。鹿鸣以下十二曲名食举乐。而四会之曲遂废。○《晋书》乐志曰:泰始中。使傅玄荀勖张华各造正旦大会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乃更作行礼诗四篇。又为正旦大会、王公上寿歌诗并食举乐歌诗。合十三篇。又以魏氏歌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颀。颀曰:被之金石。未必皆当。故造晋歌。皆为四言。唯王公上寿酒一篇。为三言五言焉。
于皇元首,群生资始。
履端大享,敬御繁祉。
肆觐群后,爰及卿士。
钦顺则元,允也天子。
明明天子,临下有赫。
四表宅心,惠浃荒貊。
柔远能迩,孔淑不逆。
来格祁祁,邦家是若。
光光邦国,天笃其祜。
丕显哲命,顾柔三祖。
世德作求,奄有九土。
思我皇度,彝伦攸序。
惟祖惟宗,高朗缉熙。
对越在天,骏惠在兹。
聿求厥成,我皇崇之。
式固其犹,往敬用治(○《宋书》乐志。《类聚》四。《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又古今岁时杂咏一引第一章。)
槜李城 明 · 黄省曾
四言诗 押霰韵
槜李春秋时吴越分境故曰由拳吴之备候塞也古名长水今犹目其都乡城址在郡治西南三十里本觉寺赵烨二十年句践夫差战于槜李吴师大败即寺地也而越绝则云越师伐吴未战值阖闾卒故败而去也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所至柴辟□句践入官吴时夫人从道产女于此养之李乡及后胜吴更名女阳亭又更就李为语儿乡今崇德县东南语溪一名语儿中泾者乃其遗迹也县馆亦以为称按此又有就李之目矣寺壤平阜宣和中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故今标干门曰万寿山建炎复旧有槜李亭碑载左右古柏夹道今巳倾伐仅存镂像小石塔二座址凡三百馀亩咸艺李而宋代额田三十馀顷多折阅之右族矣南距濮堰北倚新城新城者即四城之一也东迩岳庙西接徙门有苏轼三过堂堂之左有古甃石井戊戌正月一日舣棹览焉
禹枝稷裔,密为邻奠。
王泽替夷,师革乃擅。
宗隳七七,霸成一战。
往业俱销,遗墟慨见。
正会诗 曹魏 · 曹植
四言诗 押阳韵
《诗纪》从《类聚》作元会诗。又题下注云。晋礼志汉仪有正会礼。正旦受贺。公侯以下执贽来庭。二千石以上升殿称岁后作乐燕飨。帝都。正会文昌殿。用汉仪。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磬既设,琴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若东王
宋四厢乐歌廿首 其一 肆夏乐歌(四曲)。(《宋书》乐志曰:王韶之四厢乐五篇。一曰肆夏乐歌四章。客入。四厢振作于铄曲。皇帝当阳四厢振作将将曲。皇帝入变服。四厢振作于铄、将将二曲。又黄钟、太簇二厢作法章、九功二曲。古今乐录曰:按《周礼》云。王出入奏王夏。宾出入奏肆夏。肆夏本施之于宾。帝王出入。则不应奏肆夏也) 南朝宋 · 王韶之
四言诗 押元韵
《宋书》乐志曰:武帝永初年。有司奏。依旧正旦设乐。参详属三省改太乐诸歌舞诗。黄门侍郎王韶之立三十二章。合用。宜施行。诏可。
于铄我皇,体仁包元
齐明日月,比量乾坤。
陶甄百王,稽则黄轩。
吁谟定命,辰告四蕃。
醉落魄 清末至现当代 · 刘永济
 押词韵第十七部
病窗兀坐,独忆壬午岁日全蚀奇景,作此调记之。当金轮半蚀顷,天色曛黄,叶际微阳,布影地上,悉成半规,景象凄异。盖日圆则隙影亦圆,平时所未经意。蚀既,四宇墋黩,群乌归林,大星闪闪吐芒角,似天地将闭者,写以入词,聊补古题之未备云尔。
金轮度厄,千秋怪事须臾出。
惊乌归树星摇碧。
叶底花阴,千万半规日。

苍茫地下臣虮虱,囊书欲奏梯难觅。
琼霄惨澹煤炭黑。
紫府神官,何处恣狂佚。